晶振外接电容的选择与计算
在设计嵌入式单片机时,通常会使用到晶振,有源晶振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供电后就能工作。无源晶振稍微复杂一些,需要负载电容。那么什么是负载电容呢?它的容值是如何选择的?本次我们一起来探究下。
负载电容是指晶振要正常震荡所需要的电容。换句话说,晶振的频率就是在它提供的负载电容下测得的,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频率值的误差,也能保证温漂等误差。
晶振的负载电容值是已知数,在出厂的时候已经定下来。单片机晶振上两个电容是晶振的外接电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pf。在选择外接电容的时候是根据晶振厂家提供的晶振要求选值的,一般外接电容是为了使晶振两端的等效电容等于或接近负载电容。要求高的场合还要考虑ic输入端的对地电容。然后根据确定的负载电容推算,外接电容会影响到晶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
那么,如何来选择外接电容?
晶振的负载电容=[(Cd*Cg)/(Cd+Cg)]+Cic+△C
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
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C(PCB上电容)经验值为3至5pf。
Cd,Cg两个电容的取值都是相同的,或者说相差不大,如果相差太大,容易造成谐振的不平衡,容易造成停振或者干脆不起振。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在Cic和△C较小被忽略时
晶振的负载电容=Cd/2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晶振两端所接电容通常是所要求的负载电容的两倍。比如负载电容15pf的话,两边个接27pf的差不多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许可范围内,C1,C2值越低越好。C值偏大虽有利于振荡器的稳定,但将会增加起振时间。在低功耗设计中晶体的选择非常重要,尤其带有睡眠唤醒的系统,往往使用低电压以求低功耗。
由于低供电电压使提供给晶体的激励功率减少,造成晶体起振很慢或根本就不能起振。这一现象在上电复位时并不特别明显,上电时电路有足够的扰动,很容易建立振荡。在睡眠唤醒时,电路的扰动要比上电时小得多,起振变得很不容易。
在振荡回路中,晶体既不能过激励(容易振到高次谐波上)也不能欠激励(不容易起振)。晶体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谐振频点、负载电容、激励功率、温度特性、长期稳定性。
有的晶振推荐电路甚至需要串联电阻RS,它一般用来来防止晶振被过分驱动。过分驱动晶振会渐渐损耗减少晶振的接触电镀,这将引起频率的上升,造成频率偏移,加速老化。
在实际电路中,也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来判断振荡器是否工作在最佳状态。工作良好的振荡波形应该是一个漂亮的正弦波,峰峰值应该大于电源电压的70%。若峰峰值小于70%,可适当减小外接电容。反之,若峰峰值接近电源电压且振荡波形发生畸变,则可适当增加电容。
如果正弦波形的波峰,波谷两端被削平,而使波形成为方形,则晶振被过分驱动。这时就需要用电阻RS来防止晶振被过分驱动。判断电阻RS值大小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串联一个5k或10k的微调电阻,从0开始慢慢调高,一直到正弦波不再被削平为止。通过此办法就可以找到最接近的电阻RS值。
选择晶振合适的外接电容很重要。你学会如何计算了没有?
晶体电路为什么外接电阻?
石英晶体谐振器(无源晶振)由于自身无法输出频率,从而需要搭配外部放大电路输出频率。
在并联型振荡器电路中,晶体X1两端的引脚和单片机内部的反相器(Amp)相连,再匹配电容C1和C2,以及电路Rf和Rd组成皮尔斯振荡器(Pierce Oscillator),见下图。
并联电阻Rf
芯片Xin和Xout内部一般是施密特反相器,反相器不能驱动晶体振荡,需要并联一个电阻,即Rf。电阻完成输出信号反向180度反馈到输入端进行负反馈,构成负反馈放大电路(Amp)。
KHz晶振电路Rf为10MΩ左右;MHz晶振电路Rf为1MΩ左右。如果没有加Rf,晶振电路也可能会起振,但存在不起振或者停振的隐患。
串联电阻Rd
晶振过分驱动会使频率上升,导致晶振早期失效。Rd用来调整激励电平(Drive Level)。Rd具体大小需要根据驱动程度进行调整。
小结
并联电阻Rf:
1.配合IC内部形成负反馈;
2.防止晶体被过分驱动;
3.降低谐振阻抗,容易启动;
4.电阻影响波形的脉宽。
串联电阻Rd:
1. 降低激励功率防止损坏;
2. 限制振荡幅度。
内容转载自 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及电子元器件行业实时市场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上海衡丽贸易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
51单片机连接外部晶振的引脚,分别为什么和什么?
XTAL1是晶振的输入引脚,XTAL2是晶振的输出引脚。晶振通过XTAL1引脚提供时钟信号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XTAL2引脚...51单片机连接外部晶振的引脚分别为XTAL1和XT...
芯片外部晶振什么意思?-ZOL问答
芯片外部要焊接晶振,一般有的单片机可以使用芯片内部的RC振荡器,也可使用芯片外部晶振,使用外部晶振后,时钟频率就是晶振的频率了。集成电路的标记一般有两种...
rtc为什么使用外部晶振?
1使用外部晶振是因为它能提供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2外部晶振的频率可以通过精确的制造和校准来确保准确的时钟信号,这对于一些需要高精度时钟的应用非常重...
cpu的外部时钟电路和其外接晶振,作用是一样的吗?
外部时钟是能直接提供CPU工作所需的时钟信号。而晶振不能直接提供时钟信号,必须要在一定的辅助电路的配合下才能得到时钟信号。很多芯片直接连晶振,是因为其内...
若外接晶振为12mhz时,单片机的时钟周期、状态周期、机器周期各是多少微秒?
1.时钟周期即晶振的单位时间发出的脉冲数,12MHZ=12×10的6次方,即每秒发出12000000个脉冲信号,那么发出一个脉冲的时间就是时钟周期,即1/12微秒。2.一个机器...
51单片机和有源晶振怎么连接-ZOL问答
89s51单片机外接晶振,为什么没有起振?不起振的原因是电路不正常。最常见的原因是晶振旁边的小电容失效,也不排除晶振本本身坏了或者性能不好。单片机坏也有可...
stc15单片机不用外部晶振可靠吗?只用内部晶振对串口通信有影响吗?
单片机可以不用外部晶振,只用内部晶振对串口通讯有一定影响,因为内部晶振是RC电路,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波特率是不稳定的。单片机可以不用外部晶振,只用内部晶...
电能表中计量芯片旁的晶振起什么作用?
计量芯片工作需要时钟,晶振为计量芯片提供工作时钟。数字电路中,主要分为两类电路,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逻辑电路不需要时钟,时序电路需要时钟,许多芯片内...计...
什么是XTAL2?
XTAL:外部时钟输入,xtal表示外部晶振(或外接晶振[1])(ExternalCrystalOscillator)。而外部晶振常常连接至[2]单片机的引脚,常常使用XTAL加上数字表示....
MCU内部的RC频率是什么?内部时钟?和CPU频率有什么区别?外部晶振有什么区别?PLL和FLL又是指什么?
(自己用小号来答这个问题)PLL是外部晶振,FLL是内部晶振。晶振频率决定CPU的运行速度。内部RC频率是时钟频率……比如给各种总线提供通信频率。(自己用小号来...